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首页 | 资讯 | 聚焦 | 社会 | 法治 | 透视 | 反腐 | 咨询 | 公益 | 旅游 | 维权 | 案例 | 关注 | 说法 | 财经 | 万象 | 信息
民生 | 环保 | 安全 | 教育 | 医疗 | 保健 | 房产 | 科技 | 人物 | 网评 | 来信 | 视点 | 论坛 | 书画 | 文化 | 文史 | 访谈
祝全世界劳动者节日快乐!
网站公告:   今日天气: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 内容  

【报告文学】泥土的情怀

发布日期:2023-2-28  查看次数:5715 来源:河南  作者:王春生

 
 
 

百姓如泥土,泥土是百姓。百姓和泥土都是平凡的,平凡得如人间的一粒微尘,平凡到你可以忘记他是你赖以生存的根本。

    大地不言不语,却从不懈怠对他任何的好,百姓默默无闻,然能劳作不辍行侠仗义。如若给点阳光,他能还你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倘若播下雨露,他便焕发出万物的勃勃生机;如果撒下一把种子,他会回馈你一季丰收的喜悦。他们又如一块块砖瓦,一起擎起精神的大厦……        

——题记

移民动员

     1987722日,卢氏县政府在范里北街洛河岸边召开故县水库范里库区移民动员誓师大会。午后,天空阴沉沉的,好像一口巨型铁锅扣下来,空气中没有一丝风,闷热得要命。由于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村民们扶老携幼几乎全部到会。

    县长张小邦、县委副书记李宗元、县委常委农委主任李维汉、三门峡市移民办主任史钦周、县移民办主任周克敏、范里乡党委书记杜明智等领导分别作了动员讲话,会议宣布了上级关于库区移民的决定,村干部们积极表态发言,移民办宣布了移民房屋、土地、果园、树木等赔偿标准,会议号召村民为国家建设让路,顾全大局,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范里街。

     早在1958年,为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在黄河主要支流洛河中段,国家全面启动故县水库建设工程。期间经历了三下四上的漫长过程,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故县水库范里库区移民工作才真正列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197810月,经洛阳地区行署批准,卢氏县移民办公室挂牌成立,移民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勘察、测绘、统计、规划、设计、淹没区清盘、移民政策制定等前期工作逐步推进。

    我的大伯一家所居住的范里村(街)因处于淹没线534.8米高程、移民线544.2米高程以下,自然属于整体搬迁对象。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虽然几十年前就有范里要移民搬迁的传言,但一直是说说而已,声势浩大的动员会使村民们意识到搬迁就要动真格,他们世代生活居住的家园和赖以生存的耕地将永远沉入水底,感情上实在难以接受。现场一部分村民开始抽泣,特别是一些店铺商户,心情更是纠结、激愤,抵触情绪溢于言表。

    但留恋归留恋,无奈归无奈,支援国家建设,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大道义举,也是必须要遵照执行的。作为库区群众,在割肉滴血的矛盾中,即将重启新的生活。 

    动员会后,县乡两级政府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一部分干部会同专家根据前期制定的方案作搬迁整体规划;另一部分则配合从县直单位抽调的100名精兵强将组成若干个移民工作队,深入淹没区村组农户继续动员督促,协助村干部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根据原洛阳地区行署《故县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定点规划纪要》中提出的以后靠、近迁为主,远迁为辅,不出本县,不到病区;选址定点要考虑移民原来的基础,不应悬殊过大,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安排生活,以建促安;一般要照顾到原有建制,集体建队,不搞分散插队的原则,先期规划范里新村(街)的地址在西窑台地上的花园寨。

    乡党委书记杜明智在缜密调研后,结合范里村(街)的实际情况,力排众议,说服规划设计专家,决定范里街整体南移后靠,占用后峪村部分土地,依范里河建新村(街)。乡政府及乡直各单位全部占用后峪村土地建设新址,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建设和后期商业、居民的交通和用水等问题。此外,范里小学设在南塬,南塬和中塬安排部分村民小组建设新房。至此,范里村(街)移民新村选址和规划才尘埃落定。

    大伯王万有,上世纪后半叶在古镇范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不但人缘好,乡邻信任,而且组织能力强,善于语言表达,因此乡领导点名要他配合乡村干部作沿街商户的说服动员工作。大伯当仁不让,在商户专门动员会上,他语重心长反复强调库区移民搬迁是国家建设大战略,谁也不能拖后腿,况且政府体谅咱们的难处,不让大家背乡离井分散到大西北去居住,而让所有商户就近南移后靠,街坊还是街坊,邻居还是邻居,地虽然少了,但还能耕种,搬到新街还照样做生意,这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接着大伯又根据史书记载,给大家讲了两千多年前商圣范蠡三迁三聚三散的故事,重点讲了范蠡在三次迁移过程中,每一次都比以前积累的财富更多,以此说明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

    大伯还给商户们打气说,范里街虽然要搬迁,但范里镇的名号不变,搬到新街后,街道更宽敞,道路更平坦,门面房更高大气派,生意只能更好,挣钱只会更多,大家大可不必为此纠结。最后,大伯表示自己带头搬迁。这样,经过几番说服,范里老街的商户才解除戒备抵触情绪,主动配合搬迁工作。

择地而生

    大伯生于民国之初的1919年,属羊,在五兄弟中排行老大,青少年时代在老家大石河荒场度过。因家穷,小时候仅读过几年私塾,但大伯勤奋好学,喜欢读书,对古籍典故尤其感兴趣。大伯记性特别好,很多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他都能娓娓道来,日常算账不用算盘不用笔,口算加心算,不出半点差错。我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大伯有过目不忘之才。卢氏解放前后,大伯当过几年农会主席,带领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执行政策既坚决又不失灵活性,因此上得器重,下得民心。

    大伯中等个头,强壮敦实的身材,胖乎乎的面孔,两条浓密的弯眉下有一双细长而闪着灵光的眼睛,那体态面相酷似一尊弥勒佛,慈祥、宽厚、睿智、乐观、豁达。

    大伯在大石河当农会主席的时候,正赶上解放军三打抱犊寨。他带领农会筹粮筹款支援前线,整天奔走于抱犊寨周边的大石河、文峪、范里、白土、三川、叫河等地,对这一带山山水水十分熟悉,尤其对范里了如指掌。相比于老家大石河山高沟深、气候寒凉、土地瘠薄,连小麦也难以生长的环境条件,古镇范里自然是理想的宜居之地。中年后的大伯就搬到范里街落户居住。

    范里镇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口众多、水陆交通发达、辐射面广、集市贸易红火、货物吞吐量大而闻名四方,被列为卢氏48镇之首,是著名的水旱码头。古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凤凰山与龙岗山、虎头山南北拱卫,洛河与范里河、涧底河纵横交汇,钟灵毓秀,藏风纳气。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范蠡,在帮助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携家眷逆洛水来卢邑经商成为巨富,散尽家财,救济百姓,并传授经商之道,老百姓感念其恩德,将他经商传道的莘川村更名为范蠡村,将范蠡供奉为财神。建国后为了书写简便,将范蠡写成范里

    正是范里这块风水宝地,成就了大伯这个精明庄稼人丰富多彩的瑰丽人生。

农末俱利

    大伯家住范里南街靠近十字街的一个四合院内,归属范里大队第八生产队。1958年人民公社吃食堂饭,大伯负责食堂管理,因账目清楚、精打细算、节约开销、杜绝浪费而深得社员拥护。大集体时代,大伯当过多年的生产队干部,他精于农事,巧妙安排,使土地、作物、农资、种子、肥料、牲畜、果园等得到合理调配。八队的水地少,旱地多,大伯主张肥地种植小麦、玉米,薄地种植红薯、棉花、豆类和油料作物,带领社员们苦干加巧干,粮、棉、油产量逐年增加,人均口粮和上交公粮、棉花、油料均处全大队前列。仅红薯一项,每人每年可分得三四百斤,八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队,大伯也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出席县、公社表彰会。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时,大伯全程参与了人口、劳力、集体耕地、自留地、牲畜车辆、农机具的重新摸底、统计、测算和承包分配办法的制定。

    范里大队第八生产队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承包分配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最后在生产队桃园的承包上卡了壳。桃园位于范里东川洛河滩,由于连续暴雨,新庄田峪沟下来的洪水将新品种桃树全部冲毁,淤积大量泥沙石块,只剩下几十棵老树,况且树龄老化,病虫害严重。不管承包费多少,就是没人接手。为打破僵局,大伯不顾亲友的反对,以每年上交200元承包费的条件承包了桃园,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

    土地承包到户,为大伯一家劳动致富插上了翅膀。一家八口人,四世同堂,大伯、大妈、大哥、大嫂忙得连轴转,忙了庄稼忙桃园,忙了桃园忙生意。大伯和大哥都是顶好的庄稼把式,除承包的土地外,他们下大功夫将桃园重新修整,修剪老树,补栽新品种幼树,浇水施肥,空地套种小麦、西瓜。精耕细作,舍得投入,加上精心管理,仅小麦每年收获七八千斤,这在人多地少的范里大队首屈一指。

    大妈是范里街出名的巧手,纺织、裁缝、扎花、剪纸、面塑等样样是行家,每逢街坊邻居红白喜事,她都被事主高接远送,奉为上宾。大妈很会治家,家里养有几十只兔子,她用兔皮兔毛做小孩的虎头鞋、虎头帽,逢范里农历二、五、八集在东街供销社门口摆摊售卖。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三年,大伯家筹资购买了一套自动上料面粉加工设备,承接粮食来料加工。大哥擅长机械维修,他把钢磨、粉碎机等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加工的面粉细腻筋道,加上收费合理,一度顾客盈门,每年可加工粮食两三万斤。

    在辛勤汗水的浇灌下,大伯家承包的桃园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每逢桃子成熟季节,一家人摘的摘,卖的卖,忙得不亦乐乎。县罐头厂整车拉走的每斤售价一毛五,自己在街上零售的每斤两毛,就这样,桃园每年净收入三四百元。

    大伯家多种经营、农商兼顾的家庭经济模式,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公社组织各大队学习他家的致富经验,他家还被列为第一批万元户接受县政府表彰,县委书记亲自为大伯披红带花。

    19844月,延续了26年的人民公社解体。同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央经济政策促使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大伯一家在巩固其它营生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办起了百货门市,又在南街下巷口购买两间房子做磨坊,还破天荒地购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前来看电视的人挤满院子,高过房顶的电视天线令无数人羡慕向往。

    光景在蒸蒸日上时,却要搬迁了,大伯比其他人更不舍得离开他经营多年的房舍、院落、商铺。但为了大局利益,大伯更懂得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

移民赔偿

    1987年后半年,范里移民新村(街)规划设计通过上级审核,街道和镇直单位基建全面展开,村民的宅基地划分方案正式出台。截止1980121日,常年居住在淹没高程线下,并参加集体劳动、分配和有财产的在籍农业人口均属于赔偿对象,新增人口不享受移民政策,范里村749户、2796口人的财产赔偿款分批兑现到位。

    根据当时的赔偿标准,淹没土地这一块,按淹没水地每亩单价1208元、旱地每亩单价846元,全部赔偿给村组。

    宅基地的划分原则是每个村民小组集中一片,不打乱,不穿插,按地理位置分多个层次:沿南北大街、东西大街的门面楼房每份1.8分,副街门面楼房每份2.1分,后街普通宅基地每份2.5分,南塬和中塬上普通宅基地视具体情况每份2.7分至2.8分不等,所有地基提前放线、绘图、编号,采取最原始也是最公平的抓阄方法分到各户。

    按照搬迁政策规定,大伯家分得楼房宅基地和普通民房宅基地各一份。说来也算幸运,也可能是大伯一家积来的福报吧,分配门面楼房地基抓阄时,老人家入手摸住8号,位置在北街西面,靠近十字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为以后做生意奠定了良好基础。

    按照相关标准,政府赔偿大伯家老街三间土木房每平方米48元,三间砖木房每平方米52元,一间简易房和一间过道每平方米20元,一间新建瓦房100元,门楼60元,厕所10元,红薯窖20元,鸡窝10元,猪圈20元,用材树六棵15元,全家八口人,每人搬运费和误工费50元,各项赔偿总计6872.56元。

    大伯家人口多,房子多,得到的赔偿款自然也多,范里村大多数家庭都达不到这个数字,很多一家几口人只能得到赔偿款一两千元,几百元的也大有人在。土地每亩仅赔偿几百元,房子每平方米赔偿四五十块钱,相比于二十多年后政府征地动辄每亩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房子拆迁每平方米几千元的天价,范里移民群众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的牺牲不可谓不大。

   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名功臣,他们顾大局、识大体的奉献牺牲精神值得尊重和敬仰。

艰苦卓绝

    大伯家新房建设和搬迁行动走在全村前列。

    没等拿到移民赔偿款,大伯家就自筹资金1500元,到邻近的骷垛村砖场以每块5分钱的价格预订建房用砖30000块。砖厂老板看到有人拿大把票子来预订,真是喜出望外,端茶倒水,好不热情。接下来,大伯一家开始紧张有序地备料,钢筋、水泥、粗砂、细沙、石料、木材、门窗等等,造好预算,列出单子,逐项落实。

   那时候,普通家庭盖房请工程队的很少,实行大包的几乎没有,少得可怜的赔偿款也不允许去大包,备料和粗活全靠自己干,拼的是人手和力气,只有技术活才请工匠来完成。亲戚邻居们都同时忙着盖新房,谁也帮不上谁,自己的困难只能自己克服。

     盖楼房不同于盖普通土木结构房子那么简单,用料复杂,运输成本高,大伯家要盖两座房子,光运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经反复琢磨,大伯和大哥意见一致,与邻居合伙贷款买了一台二手拖拉机,自己开,自己装卸,最大程度节约盖房成本。

    1987年冬到1988年底,是范里移民建设的高潮期,整个后峪新街和南塬、中塬新村成了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机声隆隆,人声鼎沸,尘烟滚滚,热火朝天。县城至范里的公路上车流量陡增,老街至新街的简易公路上车水马龙,汽车、拖拉机、三轮车、架子车南北穿梭,肩扛的、手提的、怀抱的你来我往,熙熙攘攘。

    那个时期,真是苦了大哥大嫂,洛河滩筛沙筛石子,八里庙河滩装石头,三门后沟拉圆木,大石河拉石灰,县城拉水泥钢筋,工地上开挖地基,浇灌填充,夜以继日劳作,不敢有半点懈怠。大嫂的双脚跑得肿胀,双手皲裂出血,疼痛难忍。大哥腰肌劳损疼得直不起腰,以至于落下残疾,二十年后两次到洛阳骨科医院做手术。拉砖、拉沙、拉石子连同装卸这些粗活大都是夜里干的。由于过度劳累,体力透支,有几次大哥开着载重拖拉机迷迷糊糊打起瞌睡,多亏坐在旁边的大嫂及时提醒,否则很可能酿成祸端。

    已经懂事的大侄子和大侄女十分心疼大人,课余时间就到工地上干些力所能及的轻活。拉不开栓的时候还向老师请假帮忙,好在那时候学生功课不怎么紧张。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大规模移民建设造成建筑材料紧张,助推一些材料商趁机偷奸耍滑挣昧心钱。198834月份,新建楼房砌墙,大哥开着拖拉机拿着单子去骷垛窑厂拉砖,常常等上一昼夜也装不上一车,明明看着有人一车车往外拉,就是轮不到自己。经仔细观察,原来是老板在捣鬼,能拉走砖的都付的是现钱,而提前交钱预订的客户反而远远排在后边。大哥找老板交涉,老板还强词夺理,说如果不收现钱就买不来煤,没有煤就烧不出砖,没有砖谁也拉不成。老板的态度与交款签合同时判若两人。由于工地停工待料,无可奈何,大哥只好舍近求远,开上拖拉机到县城附近砖厂付现钱买砖往回拉。

    砖是这样,买檀条木头还是这样。大哥辛辛苦苦从三门何窑碾道沟拉回的老栎木檩条有一多半是朽木。当时看木料,他就发现圆木上有很多泥巴,感觉有蹊跷,卖主解释说泥是从坡上溜下来时粘上去的,他也没有多在意,回来去皮后才看到圆木满身虫蛀窟窿,腐朽不堪,根本不能用,由于没时间去找卖主理论,只好自认倒霉。

    大哥大嫂不分昼夜在建房一线奔忙,年迈的大伯大妈除打理生意外,还要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照顾几个上学的孩子,老老少少连轴转,要做的事千头万绪,废寝忘食成常态。

    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努力,大伯家的三层楼房基本建成,共投入建设资金13000多元,比政府赔偿的移民款超出一倍,还不说以后修建土瓦房的开销。这些资金大多用来购买水泥、钢筋、砖等建筑材料和支付工匠工资,自己筹备的砂石等材料不在其中。这时候,为加快移民进度,上级划定时间,1988年年底搬进新居的村民,每户奖励500元,大伯家率先领到这项奖励。

    1990年,大伯家利用老街两座旧房扒下来的废旧木料、砖瓦和门窗,合理搭配一些新材料,投入2600多元,在后街宅基地上盖起四间土木结构新瓦房。

    搬家当天,大伯亲拟两副对联,请当地最著名的书法家挥毫泼墨,贴在新房门口。

    其一:听党话,跟党走,立场坚定;

             识大体,顾大局,国家为重

   其二:弃旧家,建新家,再苦不怕;

           舍小家,为大家,支援国家

    联语充满泥土味,直抒胸臆,表达心声。

     大伯一家齐心合力,含辛茹苦,彻底完成了他们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移民搬迁。

     大伯家的移民搬迁过程,是千百个范里库区移民家庭的缩影。淳朴善良的范里库区移民以敢于牺牲的豪情壮志,勇于担当的道义风范,为国分忧的奉献情怀,斗地战天的英雄气概,在豫西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彪炳史册的精神丰碑。

继往开来

     1992年,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项目故县水库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库区长34公里,库面浸水达35平方公里,比西湖还大。水库总容量11.75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379平方公里,大坝高553米,坝顶长315米,最大泄洪量每秒982立方米。电站装机3台,总容量6万千瓦。另外,对黄河花园口百年一遇和千年一遇洪水,可分别削减洪峰流量1470立方米/秒和2250立方米/秒,同时使洛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15年一遇提高到24年一遇。该水利枢纽以防汛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还能向下游宜阳、洛阳等城市提供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饮用水。

     故县水库淹没区涉及卢氏县范里和东明两个乡镇18平方公里,共有12个行政村,90个居民组,2822户,11252人后移搬迁,号称卢氏粮仓的范里盆地近两万亩土地淹入湖底。碧波荡漾的水库,每一滴水都凝结着移民群众的付出与艰辛,也倒影着他们作为一个平民百姓的高尚品质。

    新建的范里街占地158亩,是老街占地面积的2.5倍;主街道宽25米,大体上是老街街道宽度的5倍。

    整个范里村搬迁后,产业结构和生活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千百年来先民们在洛河南岸与范里河两岸开垦耕种的踩一脚流油的水浇地被全部淹没,塬上比较肥沃的旱地、果园大多被移民新村占领。村委会将所剩无几的土地按各居民小组实际人口打通平分,人均仅有三分多地,每户多则一二亩,少则三五分。

    大伯家人口多,分得旱地1.7亩、菜地0.4亩。这些瘠薄旱地的收成与被淹没的旱涝保收的肥沃水地相差甚远,很明显,靠种地维持生计非常困难。为此,县乡政府、移民办、村委会为增加群众收人出台了很多政策,想了很多办法。免征三年农业税,扶持村办企业,动员青壮劳力走出去务工,鼓励商户扩大经营,恢复、加固和硬化八里庙至骷垛湾4580米长的灌溉大渠等等。

    老街的房子扒完了,留下一片废墟,新街的集市迟迟红火不起来,传统集日,四乡群众依然习惯到老街上去赶集,没了房子和门面,日用杂货、粮食化肥、农具药材等只能在原来青石铺设的老街道上摆摊交易,不管晴天下雨,花花绿绿的遮阳蓬在古老的范里街画出一个庞大的字,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大哥大嫂的日杂布匹生意照常经营,只是新街拉到老街,赶完集再拉回来,周而复始,持续了很长时间。

    新街设施日趋完善,大伯一家不等不靠,利用临街的门面房继续经营日杂布匹小百货,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之后,还在楼上办起了旅馆,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遇到县城和各集镇庙会或集日,大哥大嫂总是风餐露宿,不失时机地拉上货物赶场摆摊销售。

      每逢农历二、五、八集日,和在老街时一样,乡下的亲戚朋友都会到大伯家寄存行李,吃饭歇息,往往是一锅饭不够吃,再做下一锅,不管多少人,管饱管够。遇到借钱的,大伯毫不吝啬,慷慨解囊。大伯常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亲戚朋友到咱家吃喝是看得起咱,看不起他们绝对不会来。乡下人实诚,总记着别人的好处,咱对他们好,他们对咱会更好,积福行善永远不吃亏。

    这时候,大伯大妈已年迈体弱,挣钱养家、耕田种地、供孩子读书、应酬人情世故的重任落在大哥大嫂身上。两个侄子和两个侄女受家庭熏陶,都十分乖巧,学习刻苦勤奋,根本不用大人操心,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争先恐后帮大人干活。

    父辈的操行和言传身教在子女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侄子侄女长大后都各有所成。大侄子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师,先后在多所中学担任校长;小侄子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首都落户,是一位环境保护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参与国内许多大型环保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大侄女是一位商场弄潮儿,经营一家小型企业,效益颇佳;小侄女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不久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大伯家克勤克俭、乐善好施、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永远是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20066月,根据范里库区移民实际困难,县移民办多方争取,政府出资给移民群众每人每月解决生活费50元,约定扶持时间20年。大哥家仅有3口人享受该项优扶政策。

     纵观大伯一生的精心运筹,完全秉承了范蠡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择地而生的移民精神;永不言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农末(工商)俱利、多元相济的宏观经济思想;富行其德、含仁怀义、助人为乐的儒商精神;与时逐利、就地之利、抢占商机的经营理念;预测商情、平粜齐物、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

     两千多年前政治家、哲学家范蠡的商业精神在大伯一家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日新月异

     如今的范里村街道宽阔整洁,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范里大桥凌空飞架于老街上空,将隔河相望的东窑和西窑连成一线;南北交通大动脉浩吉铁路横跨范里河,使虎头山与龙岗山同频共振,钢铁巨龙风驰电掣,来往穿梭;库区移民新村和安置小区内,移民新居鳞次栉比,井然有序,村头巷尾林荫匝道,花草芬芳;文化广场上,村民载歌载舞,歌声悠扬;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村党支部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扣范里村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着力扩展商贸流通,开发水域、古寨和传统村落,打造一批颜值高、生态优、产业强、服务全、村民富的特色文旅康养项目,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发展、能致富的宏伟目标,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商圣范蠡的哲学思想和商业理念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扬光大,古老而年轻的范里正在以新的生机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  王春生,河南省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卢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专注民间文化研究,主编《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河南卢氏卷》《卢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卢氏民间文化集萃》和《卢氏古县历史文化丛书·卢氏民间文化》。有小说、散文、诗歌和理论文章散见于报刊网络。

 
  热门·推荐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现身云南昭通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
日前,自然摄影爱好者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水库拍摄水鸟过程...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现身云南昭通
· 中国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四年近40
·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
· 安徽一起杀人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 七旬老娘上访二十五年为冤死儿子讨公道
· 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11.6万人
  点击·排行    
家长滥用消毒剂抗生素会破坏儿童免疫力
公安部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
侯金诚申诉一案还要等多久?
辽宁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方守义被开除
河南替考案75人被党政纪处理 多名教师被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歌行体】老太骑行走天下(外一首)
人民有权监督
最高法明确国家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
[书画]艺术家风采---著名实力派画家孙
  热门·图文    
 
家长滥用消毒剂抗生素会破坏儿童
公安部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
[书画]艺术家风采---著名实
处处有美景有故事,走进礼泉县泾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人员查询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中西部法制网 www.zxbfzttv.com 电子信箱:zxbfzw@126.com主管; 中国大江传媒集团 版權所有:中西部法制 不得複製或轉載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on 京ICP备17018691号